主页

QQ网名

弹出
  • QQ网名
  • 说说
  • 句子
  • 音乐
  • 情书
  • 祝福语
  • 热梗
  • 百科
  • 当年美国尼克松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6-12 04:00:20 浏览量(

    [摘要]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1972年6月17日,五名竞选班子工作人员闯入华盛顿特区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办公室,试图在竞...

    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1972年6月17日,五名竞选班子工作人员闯入华盛顿特区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办公室,试图在竞选期间收集情报,这一事件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最终下台。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一事件触怒了美国人的那根神经呢?

    这一事件触动了美国人对法律和政治体制的信任。当时的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事件的真相,包括试图阻止联邦调查局对此展开调查,并通过利用总统权力来掩盖事件的事实。这些行为让公众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对政府的信任被彻底摧毁了。

    这一事件揭示了政治丑闻和腐败问题的普遍存在。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竞选班子的工作人员在事件发生前曾经犯下其他类似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政治丑闻和腐败问题的普遍存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愤怒

    这一事件触发了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担忧。在事件的调查和报道过程中,许多媒体机构受到了尼克松政府的监视和威胁。这引起了人们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担忧,他们认为政府的干涉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总之,“水门事件”触怒了美国人的多个方面的神经,包括对法律和政治体制的信任、政治丑闻和腐败问题的担忧以及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担忧。这一事件最终促使尼克松总统下台,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政治文化和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事件。

    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1972年的美国大选,尼克松在全国50个州赢下49个,他的得票率为96.84%,如此巨大的优势让尼克松踌躇满志,他期盼自己可以成为二战后最伟大的总统,以他的能力他是非常有希望实现这个目标的,能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说明美国民众对他的认可。可惜,尼克松的美梦在1974年8月彻底破灭,他因为“水门事件”被迫辞职。“水门事件”最初看起来微不足道,最后为何终结了尼克松的总统生涯?

    一、水门事件的经过

    水门大厦位于首美国首都华盛顿,它是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部。

    1972年6月17日晚上,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一位勤快的工作人员最后一个离开了水门大厦,他偶然瞥到一间办公室里有几束手电筒的光在晃动,于是他向大厦的警卫人员报告情况。英勇的警卫人员将五名夜闯水门大厦的不速之客抓获。经审讯,其中一名叫麦克德的带头大哥居然是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的安全顾问!

    据麦克德交代,他是奉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的命令,来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窃听民主党的竞选策略。这就是后来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的“水门事件”。

    二、尼克松的应对

    “水门事件”最初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如今已经证实,水门窃听并非尼克松安排的,完全是竞选班子一帮愚蠢的投机分子,为了邀功请赏而做出的决定(水门窃听案的几名作案人员,作案手法笨拙,而且被发现后居然被轻易抓获,精明的尼克松是不可能安排这么几个傻子去做这种傻事的)。

    因此当尼克松得知水门事件时,他以为这是有人开玩笑。当尼克松弄清楚麦克德确实卷入水门事件后,他紧张了。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关系不大,他顶多就是管教下属不严,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事在平时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因为197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如果让竞争对手民主党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将对尼克松连任总统非常不利。

    因此尼克松决定掩盖此事,他召集幕僚:“不是有三个古巴人吗,就把水门事件解释成古巴人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进行的窃听活动。”

    随后尼克松在新闻发布会上面不改色地解释到:“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尼克松的应对措施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谋略,美国人民相信他的解释,认为“水门事件”不过是民主党在栽赃陷害。

    最终在1972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美国人民用选票表达了对尼克松的认可,尼克松以巨大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成功连任总统。

    如果不是一群正义的人在此时挺身而出,以及一群不讲义气的猪队友连累,尼克松几乎完美地将“水门事件”掩盖住。

    三、一群正义的人和没义气的猪队友,引发蝴蝶效应

    两个初出茅庐的记者

    “水门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第二天就对此做了报道,但是当时并未引起关注,负责报道的两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当时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让这样两个人去报道说明,最初《华盛顿邮报》也没有预见到“水门事件”的重要新闻价值。

    但是恰恰是这样无心插柳的安排,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终将总统扳倒。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案发后被报社派往法院,旁听法官对水门嫌疑犯的预审。当两名记者听到麦克德说自己是中央情报局的职员(麦克德此时没打算供出真实身份,因此谎称是中情局的)时,两人立刻敏锐地认识到眼前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案件,也许是惊天大案。

    于是,这两名记者对“水门事件”展开了深入报道,挖掘出许多劲爆的内幕消息。

    他们先后披露,水门事件的嫌疑犯身上有白宫助理亨特的联系方式;他们还发现水门嫌疑犯的银行账户收到的钱来自竞选捐款。

    正是在两位记者的不断报道下,国会成立了水门事件委员会,对水门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一位关键的线人

    《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披露了大量涉及水门事件的核心内容。但是,两人当时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核心消息的?原来在他们背后,有一位关键的线人——代号“深喉”的神秘人物。

    “深喉”的身份在2005年时得到了证实,他就是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费尔特。

    费尔特勇于揭露水门事件的目的并不伟大:费尔特是因为尼克松没有提拔自己为正局长而怀恨在心。水门事件给了费尔特报复尼克松的千载良机。

    费尔特的加入,让原本看是微不足道的水门事件发生重大转折,由于费尔特掌握了大量核心内幕消息,这些消息非常有杀伤力,最终推动了对水门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一群没有义气的猪队友

    1973年,国会开始对水门事件进行调查。

    事情进行到这里,已经对尼克松非常不利,但是也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五位夜闯水门大厦的下属,尼克松就可以保全自己。

    最初这五名嫌犯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他们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拒绝交待幕后指使。

    主审的西瑞卡法官决定采用心理战术,策反嫌犯,他恐吓五位嫌犯,将被判刑20年。

    最终“革命意志”不坚定的麦克德变节了,当时他已经50多岁,他没想到这事闹得这么严重,如果要坐牢20年,就算拿到再多钱,自己是否能活着出来享受?

    于是麦克德招供了,他向法官坦白了一切,水门事件的大火烧向白宫。

    尼克松慌了手脚,他决定动用最后一个替罪羊——白宫法律顾问迪安。

    迪安和水门五壮士一样,一开始他拍着胸脯答应做替罪羊。但是到了法院后,当迪安得知自己可能被判刑40年时,他和麦克德一样变节了。

    迪安的叛变带来巨大的杀伤力,因为之前对于白宫的指控,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法院没有掌握实质证据。但是迪安却提供了一条对尼克松非常致命的信息:尼克松在白宫办公室安装了录音,他和幕僚关于水门事件的谈话有录音带为证!

    迪安

    当然尼克松在办公室安装录音并不是为了窃听,他是为了日后撰写回忆录时可以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尼克松这个要命的决定,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个执着的司法人员

    收到迪安如此劲爆的爆料后,司法人员开始采取行动。1973年7月23日,负责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发出传票,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以总统特权一口回绝。但是考克斯却不依不饶,坚持要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恼羞成怒的尼克松找到司法部长理查森,要他解雇不识时务的考克斯。

    谁知理查森和考克斯一样“不识时务”,他拒绝尼克松的要求,并请求辞职。

    气急败坏的尼克松立刻满足了理查森的要求,他找到副部长洛克肖斯,要求解雇考克斯。结果洛克肖斯也十分硬气,他拒绝了尼克松。

    尼克松只好找到司法部第三把手博克,要求他解雇考克斯,博克同意了。于是,在当天,理查森、洛克肖斯和考克斯三位司法部的高官同时被尼克松炒鱿鱼。

    消息传出后,当地的媒体惊呼这是“星期六之夜大屠杀”,美国要出现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

    消息传出后,美国民众爆炸了,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并且发了300万的电报、电话和信件到白宫,抗议“帝王总统”,要求弹劾尼克松。

    四、山穷水尽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1973年11月1日,尼克松任命贾沃斯基为特别检察官,接替考克斯。

    贾沃斯基保持了美国司法人员捍卫法律的精神,他也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交出录音带。即使到这时,尼克松也没有彻底失去希望,只要他把录音带里涉及水门事件的证据抹掉后再交出去,美国人也拿他没办法。

    尼克松也确实这么做了,他安排助手处理了这些录音带后才交出去。但是尼克松却再次被猪一样的队友坑了。

    贾沃斯基发现一盘重要的录音带,里面清楚记录了水门事件第六天,尼克松指示助手阻挠调查水门事件!这么重要的内容,尼克松的助手居然没有处理就上交了。

    自此,尼克松众叛亲离,他失去所有人的支持,连国会的共和党议员都建议尼克松辞职。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最终投票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罪名:妨碍司法、滥用权力、蔑视国会。

    接下来,弹劾案将被提交国会投票表决,此时的尼克松已经彻底绝望,他知道国会肯定通过弹劾。被逼到绝境的尼克松,只好抢在国会表决前辞职。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辞职,黯然下台。

    五、尼克松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纵观整个事件,尼克松其实挺冤的,他最初对事件毫不知情。但是之后尼克松的处理方式激怒了美国民众。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宪法对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分工和相互制约做了规定。

    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将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他滥用职权,试图掩盖真相。当真相快要掩盖不住时,尼克松图穷匕首见,一口气将三位司法人员炒鱿鱼。尼克松的这种做法违背了美国宪法三权分立的精神,使他彻底失去所有人的支持。

    上一页12下一页

    尼克松 水门 触怒

    上一篇: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做总统之前他是做什么的有没有从政经验

    下一篇:站岗为什么要在明处这不是暴露给敌人吗为什么不是暗哨,站岗为什么是两个人

    百科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